【两会好声音】中研高科积极响应政协及人大代表提议——加快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库,缓解停车难

  日  期: 2021-05-25    15:55:24   中研智能交通(深圳)有限公司   发布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聚焦两会

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迈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深圳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的新时代历史使命。5月15日,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5月13日,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隆重开幕。肩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待与重托,连日来,新一届深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发表真知灼见,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和力量,传递出两会好声音!

640.webp (1).jpg


深圳市政协委员陈纯

关于增加医院停车位配置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建议政府在大力推进公共交通的同时,需要考虑调整医院建设中的城市规划车位配比。市政协委员陈志文则建议,加快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库,缓解停车难。

陈纯在提案中表示,针对长期存在的医院附近的交通与停车难的问题,政府在大力推进公共交通的同时,需要考虑在医院建设中的城市规划车位配比作出调整。深圳市目前医院车位配置标准没有考虑到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的车辆需求,也没有将在医院周边设置一定的停车位考虑在内。因此,陈纯建议增加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中关于医院的车位配比,同时在规划医院建设中应该预留医院外的空地作为停车场满足患者就医需要,最大限度解决患者就医时停车难问题,以方便患者就医和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针对深圳城市土地空间稀缺的难题,市政协委员陈志文建议调整优化《深圳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管理暂时办法》,出台财税补贴和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停车场建设空间落地协调力度,提速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建设进程。

市人大代表张毅

加强移动充电设备布局规划,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

张毅认为,深圳正在积极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全市新增注册汽车(不包含置换更新)中新能源汽车比重将在“十四五”期间达到60%左右,至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但深圳也面临着三大重要挑战:一是现阶段停车缺口问题继续扩大;二是充电桩需求快速加大;三是新能源汽车管理及充电安全隐患问题紧迫。

对此,张毅提案中建议:1、建立健全移动式储能充电桩的地方标准以及国家标准,把移动储能式充电作为新能源车充电的重要方式之一,与现有模式齐头并进。2、完善移动式储能充电桩相关法律法规。3、建议进一步完善充电桩的补贴模式。4、建议出台扶持政策,培养和引进移动式储能充电桩优质企业。


市人大代表张春杰

将四条线路纳入轨道五期建设并加快推进

市人大代表、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杰,建议将21号线、10号线东延、17号线、18号线等四条线路纳入轨道五期建设并加快推进。

作为东部中心的龙岗,轨道交通建设与市中心区及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加大轨道交通在深圳东部的规划和建设力度,是打造东部中心、加快形成深圳都市圈的重要举措。”张春杰以轨道21号线为例,该线路西起前海中心,经东部中心辐射惠州,线路连接深港科技合作区、前海自贸区、坂雪岗科技城、大运新城、国际低碳城等重要产业片区,是落实东进战略、促进深圳重大产业区串联的重要廊道。

张春杰建议,要认真落实深圳“构建世界一流轨道都市”战略定位和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结合全市轨网规划,根据项目建设轻重缓急,将21号线、10号线东延、17号线、18号线等四条线路纳入轨道五期建设并加快推进,从而支撑东部中心发展。


市人大代表洪小红

推进10号线东延纳入轨道五期规划首批建设

市人大代表洪小红建议,将轨道10号线东延段纳入轨道五期首批建设,并优化线路设计覆盖五联龙西片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全市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建设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洪小红表示,深圳都市圈的建设离不开轨道建设,将轨道10号线东延段纳入轨道五期首批建设,并优化线站位强化服务,是打造东部中心、加快形成深圳都市圈的重要举措。

“轨道10号线东延穿过东莞凤岗,是加快构建深圳都市圈、加快深莞区域一体化的结构性轨道线路。”洪小红说,在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战略布局中,10号线东延段将直接串联“一芯”与“西核”,对于龙岗区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具有战略意义。洪小红认为,龙岗区龙西五联片区是龙岗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但却是轨道“盲区”所在。因此,很有必要将10号线东延段覆盖至五联龙西。

市人大代表肖婷萍

充分利用城市闲置空间缓解停车难问题

“南湾街道25平方公里面积有50万人口,我们做过调研,辖区停车位需求为6万个,但通过各种平台和资源只能满足4.2万个车位。”来自基层的市人大代表肖婷萍,用“一位难求”来形容目前基层治理中遇到的停车位不足的难题。

“深圳高架桥下闲置空间利用率并不高。”肖婷萍以南湾街道为例,她说,穿过该街道的丹平快速高架桥下,可利用的空地约为8000平方米,目前用于绿化种植。但因土地和绿植生长条件,很多植被并不好维护,出现凋谢情况,甚至成为了城市垃圾死角,对市容市貌造成影响。“建议把高架桥下的闲置空间利用起来,缓解停车难。”

肖婷萍表示,2019年,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机动车停放管理条例》。她希望市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完善条例内容,特别是对社会第三方投资补贴的办法,加快推进立体停车场建设,让更多社会力量和第三方企业参与立体停车场的建设,缓解停车难题。

(深圳福田东华大厦智能机械式停车库项目效果图)

中研高科积极响应国家与城市大力号召

积极推进智能化立体停车楼项目投资建设,解决城市停车难

中研智能交通(深圳)有限公司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独家提出多元化、多方位的合作模式,并提供研发、规划、运营、管理与专业投资一条龙的服务,不仅可有效解决停车难、停车乱、充电难的问题,更为广大车主打造安全可靠、高智能人性化、操作便捷的停车体验。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ZY绿色.png

 

 中研智能交通(深圳)有限公司,位于深圳市福田CBD商业中心区,是一家集整合、研发、管理、运营、专业投资为一体的智能化立体停车库企业。旗下“中研高科智能化研究院” ,拥有众多技术研发人员与发明专利。公司与五大品牌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共同建设联合生产基地,达到ISO9001的生产制造水平,并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保障!

针对停车难的问题,中研智能交通给出了全球独家最专业、科学、先进的解决方案!

web 企业微信订阅号.jpg  

中研智能交通(深圳)有限公司 

公司官网:www.zyzning.com
联系电话:   0755-8279 6949
企业邮箱: zyzning@163.com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2003号华嵘大厦1601